挺住了!這就是中國上海造船
隨著上海市崇明區新冠疫情實現社會面清零,位于上海市崇明區長興島的我國眾多骨干大型船舶修造等企業根據上海市相關部門關于分批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部署要求,經崇明區政府和相關疾控專家的專項檢查及工作指導,已穩妥、安全、有序地開啟復工復產進程。
江南造船
4月23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復工復產壓力測試,拉開了復工復產序幕。該公司制定了詳細的復工復產壓力測試方案,建立壓力測試和復工復產“白名單”管理機制,圍繞“吃、住、行、產、防”及應急預案快速處置等內容進行全流程的壓力測試。同時,因地制宜制定人員返崗策略,要求所有員工提供入司前7天內全部核酸及抗原檢測陰性報告,并在進入該公司前24小時內進行一次抗原及核酸檢測,陰性方可進入。
壓力測試期間,江南造船按照規定人員、規定時間、規定動作、規定路線、規定入口進行管理,并在廠區內劃分四區域、百點位,分區分點位進行管控。員工上下班實行點對點交通方式,員工出入需掃碼,一門崗一碼且每日都會更新。每日下班,該公司均會向員工發放抗原檢測器材,員工需在次日出門前進行抗原檢測,并第一時間提交檢測結果,無異常方可出門。同時,廠區內的四個區域還設置了核酸檢測點,每兩天完成一輪全員核酸檢測。
滬東中華
4月25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率先在長興造船基地實現復工復產。為了早日實現復工復產,滬東中華以中國船舶集團疫情防控專項視頻會議精神為指引,嚴格實施企業防疫管控有關措施,全面落實“一人一空間”網絡化封閉管理,迅速有效遏制了疫情傳播,使長興造船基地成為滬東中華第一個實現復工復產的生產區域。同時,經過周密策劃和研判,該公司制定了“穩妥有序、以點帶面、圍繞重點”的工作原則,采取“閉環管控、閉環生產”的模式,最終,滬東中華確定了長興造船基地4型重點產品6個項目先行復工。
為力保員工健康,力保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滬東中華還堅持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全面摸排難點堵點,并在運行過程中不斷測試壓力,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措施,為復工復產做好全方位準備。
上海中遠海運重工
4月25日,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修理改裝的“中遠亞丁”號完成全部工程任務,順利開航,正式吹響了該公司逐步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的“沖鋒號”。“中遠亞丁”號于今年2月28日進廠,受疫情影響,各項修理改裝作業曾一度停滯。半個多月前,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根據廠區疫情防控實際情況,著手梳理“中遠亞丁”號的剩余工程和可供調配的各工種勞動力,研判復工復產方案。4月19日,符合條件的7個工種、48名工人有序登船,依照之前制定的工作計劃,認真高效開展各項作業,并在之后每一個半天就完成工程清單上的一個項目,獲得了船東方的一次性驗收通過及高度認可。
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
此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興分公司第一時間組織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多策并舉,筑牢疫情“防火墻”,取得了萬人“零感染”、生產“不停步”的優異戰績。該公司嚴格管控船舶內部與船岸交流,加強外籍船舶登船作業人員和外籍人員管理,并開展應急演練,做到有備無患。該公司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做到強化責任落實,強化人員管控,強化物資保障,強化生產管控。同時,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加大夜間安全保障和物資保證力度,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共完成41臺岸橋的發運任務,同比增長51.8%。
堅守成果,繼續攻堅!
期待上海造船業全面復工!
(來自:中國船舶報)